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试运行期工作报告

2018年05月30日 10:07  点击:[]

  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试运行期工作报告

  一、任务书完成情况

  按照任务书规定,本重点实验室完成任务书中的各项指标,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共申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3项)。发表论文187篇,标注本实验室19篇,其中,SCI 13篇(包含二区2篇,IF=4.168);专著/教材2部;标准9项(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6项);专利7项。国内外学术交流20余次。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培养青年骨干9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交流20人次。新增建设校内、外试验用地3000亩。新增大型仪器设备价值700万元。开放课题经费50万/年,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账。重点扶持地方草业龙头企业3家,建设创新示范基地3处,为地方草牧业和粮改饲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及技术服务20余次。

  二、按研究定位开展工作和协同创新情况

  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南方、黄淮海、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七大牧草主产区开展研究。选育区域性牧草品种,剖析适合区域性气候牧草性能;建立全国范围内协同创新分布网,统筹该领域成果,集成牧草栽培、适时收获、低损耗调制、安全贮藏、转化利用的工艺与技术。

  围绕草产业发展,积极的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地方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基础研究合作,已与东北、西北、华北区域的相关单位签订协同创新合作书,其他区域已达成合作意向。整合全国不同区域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方向的科研成果,深度发掘科研成果对产业发展潜能,明晰产业发展动态,真正的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协同创新合作。

  与学科群内、外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

  三、研究成效

  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研发、推广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科技成果,解决牧草生产企业技术难题。

  选育适应区域性气候牧草品种,剖析适合地域性牧草资源的性能;结合区域性特点,以局部草业研究促进草业整体发展,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协同创新分布网,统筹该领域的科技成果,集成牧草栽培、适时收获、低损耗调制、安全贮藏、转化利用为一体的工艺与技术。

  依托重点实验室凝练的“中国、加拿大肉羊饲用作物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该奖励加固了中、加国际合作关系,更在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得以应用。

  《Influence of drought stress on Alfalfa yields an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刊登于国际学术《BMC Plant Biology》期刊,为高寒、高热环境中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

  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专利的获批引领了草产业的发展,体现了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借助期刊、杂志、网络等平台,发挥科技成果效应,使科技成果实时进入一线,紧密联系产业实践,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有力的支撑了“草牧业”试点和“粮改饲”试点项目;通过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基层民族教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纽带,有效的促进了中、蒙、俄、非等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

  四、运行管理情况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施八章十九条63项运行管理条目。

  建立域名为www.grass.imau.edu.cn/zpjgygxly.htm的实验室官方网页,包括社会化服务等8项内容。

  按照农业农村部“安全生产月”指示精神,开展安全生产讲座4次。检查所有仪器设备,开展安全隐患自查和整改。

  向农业农村部和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及时上报材料和反馈工作动态。如期参加学科群内学术交流。

  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草学技术领域的专家组成,聘请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Ton教授和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蔡义民研究员等国际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召开两次,进行年终汇报、未来规划和学术研讨等。

  面向国内外专家设立6项开放课题,强化联合研究,匹配经费15万元/项。

  五、依托单位支持情况

  学校匹配开放课题经费50万元/年,运行费30万元/年。房屋面积4000㎡,建有海流图和萨拉齐2个校内研究基地和四子王旗、正镶白旗、锡林郭勒3个校外研究基地,总面积约5000 hm2。仪器设备1157台,价值3399万元。实验室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新购置仪器设备700万元。本单位教学科研条件相对艰苦,但拥有一批能吃苦、甘奉献、肯坚守的人才队伍。人才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基础实力雄厚,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4人,其中,民族教师16人。柔性引进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和中科院1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培养了国家、省部级的人才,促进了草学学科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人才,更好的促进本领域科技和民族教育发展。


上一条:中国草学会草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

下一条:栽培加工实验室任务书

关闭

Copyright©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大街29号
电话:0471-4316259